原创小说【五方镇】0037
原创小说【五方镇】0037
石泉 著
(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、转贴)
第 十 回 妙法缠足何须溃烂 矫治臃肿自有解人(三)
李氏又道:“还有一个要紧处须向你说明的,是这样裹的久了,被竹片压的皮肤如果出现深紫色淤斑,
或者将要破溃,要立将竹片去除,再松松裹上,等肤色回归正常后方可继续加竹片。不要等脚烂了,走不得
路,才想到医治。《妈妈经》上所言‘不烂不好,越烂越好’全是一派胡言,可见前人的话不一定都对,也
要斟酌思量,择善而从才是呢。”张氏道:“这话说得有理,此后就用你的办法来裹,但不知多久才能裹好
?”李氏道:“矫治脚病,与寻常裹脚又不同,不能急于求成,需要缓慢用功,经久而成。以你的脚样来看
,短则半年,长则一年,总能见效的了。只是不免要受些苦。”张氏道:“只要能把这双脚改好,什么苦也
能受,我就是要争这口气,免得他们背后老叫我‘大馒头’。”李氏道:“这就对了,只要有志气,就没有
做不成的事。”
看官你道张氏不过一个中年妇人,为何还如此爱俏,还要在脚上下这大气力?其实张氏年龄并不大,一
来是丧夫守寡,穿得自然素静些;二来是长相本来一般,一双脚却裹得尴尬,所以尽现丑态,过路人都不拿
正眼看好她,也非一日,张氏乃是个乖觉之人,岂能不知此中道理。实际上张氏也不过是潘金莲嫁西门庆时
的年龄,虽说不上风华正茂,也非徐娘半老。潘金莲凭自己的美貌和裹得极好的一双小脚儿,招得狂蜂浪蝶
,逐日寻欢作乐。而张氏却要自谋生计,度日当然艰难些。俗言道:脚小一身俏,脚大难为人。相貌既无法
改变,就要在脚上下功夫,博得世人多看几眼,或许生意做得会好些也说不定。张氏持这般想法,也自有其
道理。只因小时家境贫寒,脚裹得晚了些。大户人家的女儿,往往四五岁就开始缠足;中等人家,也是六七
岁就缠足;而张氏到了八岁,才开始粗缠略缚,算是缠了足。但因小户人家无甚见识,偏偏又是一双肉脚,
本来就难于裹好,又不会对症下药,勉强裹到四寸五六,就裹成了大馒头模样,平日里听人背后“大馒头、
大馒头”地叫,早就想发愤矫治,只因不得要领,虽然每日紧束双弯,就是夜里也不肯稍稍放松,仍然毫无
进步。如今是李氏主动示好,既帮燕儿裹脚,又为自己矫治脚病提供良方,这可是自己多年梦寐以求的,如
何不喜!因此张氏如获至宝,每日加紧缠裹不松懈,李氏又不时来看顾,指教如何缠法,并给她用上些活血
止痛的药物,或内服、或外敷、或熏洗,各有巧妙不同。其实这药都是从药店购来,只因李氏平素为人缠足
,也时常用药,用得多了,也就得了些经验。由于有李氏帮助,张氏此番缠足进步神速,不出半年,臃肿的
脚面即已消失,一双小脚儿甚为平整瘦削;李氏又嘱咐将脚弓放开些,不要弯得过头,略为有个弯就行了。
这样一来,凸起的鹅头也渐渐消下去,脚样既变得好看,行走反便捷了许多。唯觉脚身略长,用尺量来,得
四寸八分,但是长短比例倒还得当,看上去,是一对有模有样的钗头金莲了,张氏心中自是喜欢。
一日,刘大脚派人来说,要张氏去宜春院为姑娘们量身做几件衣服,张氏答应下来。心想,刚把这双脚
料理好,就来了大宗的生意,看来裹好了脚真是好兆头,不免又欢喜了一回。停了一会儿,略作收拾,便去
北街宜春院。
且说这刘大脚,自丈夫死后,不会做事,度日不得,便与女儿两个开起了私窝子。渐渐地,赚了几个钱
,后来在北街买下了一所大宅院,取名宜春院,预备把这行当做大。先是,有几个外乡逃荒的农人路过此地
,因不知就里,把两个六岁的的女儿糊里糊涂卖在这里,刘大脚给这两个女孩子取名为莺儿和燕儿。此二人
因家贫不曾缠足,刘大脚遂给她们两个缠了足,长到一十五岁,可供驱使了。再有,北村的两个破落户,一
个叫龙甸,一个叫尹竹,皆是不学无术、好吃懒做之辈,又染上了大烟瘾,一个死了老婆,一个把老婆做赌
注,想赢几个钱花,不想却输给了外人,自己生活又无着落,遂先后把自己的女儿卖到院中。刘大脚把这两
个女孩取名为紫环、翠环,两个都有十四岁了。于是请了乐师教她们弹唱,做接客的勾当。
「该帖子被 石泉 在 2011/9/15 と 08:35:37 编辑过」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石泉